1939年6月,毛泽民经过多次辗转,终于抵达了莫斯科。踏进共产国际代表团的驻地时,他眼前的一幕让他不禁停下了脚步:办公室墙上,挂着一张毛主席身穿军装、头戴军帽的彩色照片。这张照片,正是毛主席的第一张标准照,拍摄者是艾德加·斯诺,在陕北对毛主席进行采访时所拍摄的。
而毛泽民此行莫斯科的缘由,恰恰与这位革命领袖、亲哥哥有关。毛泽民因积劳成疾,胃病缠身,中共中央决定派他前往苏联,既是为了治疗养病,也为了解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袖的情况。与此同时,东方的反法西斯战争正在激烈展开,共产国际急需通过毛泽民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和毛主席的近况。
1942年12月28日,应共产国际的要求,毛泽民填写了一份长达四页的个人履历表。这份履历详细列出了毛泽民的个人背景,包括父母的姓名、出生年月和地点、家庭出身,以及他的文化程度等信息,最后部分则是毛泽民独立生活后的经历。这份档案直至苏联解体后才被解密,彻底揭开了其中的一些事实,从而纠正了我们长期以来的误解。
展开剩余86%例如,早期我们知道毛主席的家庭出身属于“富农”阶层,但这份履历表表明,毛家的祖先实际上是贫农。毛主席的父亲,毛顺生,虽然历经艰辛,但一直生活贫困。直到1915至1918年间,由于做生意获得了一些成功,毛家才一度富裕起来。然而,毛顺生和妻子在1919年相继去世,毛家在那段时间的富裕生活只维持了三四年。
根据毛主席的传记记载,毛顺生的父亲,毛恩普,是一个勤劳诚实的农民,他的一生辛苦劳作,但始终未能致富,反而背负了债务,最终不得不将家中的田产典当。毛顺生在年轻时背负起家庭的重担,但他并未能改变家族贫困的命运。为了躲避债务,他甚至曾加入湘军,虽然未曾升任官职,但至少解决了燃眉之急。
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,毛顺生的思维变得活跃,他渐渐意识到教育和生意的潜力。退伍后,他专心致力于发展家庭生意。为了挣得一分一毫,他带着家人过着节俭的生活,将省下的稻谷加工成大米,再拿去销售。剩下的米糠不浪费,他养起了猪和牛,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。随着生意的扩展,毛顺生赎回了家族曾经典当的田产,甚至有机会购买了其他土地,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人。
毛顺生的生意精明而严谨,这种精神也深深影响了年轻的毛主席。毛主席在少年时就被父亲要求学习珠算,记账,甚至无事可做时便被催促下地干活。然而毛主席对知识的渴望极其强烈,常常在空闲时阅读书籍,这也引发了父亲的不满。父子之间时常发生争执,但毛主席为了争取更多的自由,最终与父亲达成了一种“君子协定”:完成农活后,自己有自由支配的时间,父亲不再干涉。
然而,毛顺生心中依旧寄希望于毛主席能够继承家业,过上安定的家庭生活。有一次,毛顺生宴请亲戚和生意伙伴,忙得不可开交,结果没看到毛主席。原来毛主席正在屋内读书,忘记了接待客人的事。毛顺生怒不可遏,闯进屋里破口大骂,毛主席也毫不退让,父子间的争论愈演愈烈。最终,毛主席跑到池塘边,威胁如果父亲再逼迫自己,他就跳入水中自尽。毛顺生被吓得不敢上前,只得妥协。
虽然两人时常发生冲突,但毛顺生对毛主席这个三儿子还是有着深厚的情感。当毛主席向父亲提出想要去东山学堂求学的请求时,毛顺生起初坚决不同意,但在亲戚的劝说下,终于同意了。东山高等小学堂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新式学堂,在湖南一带拥有很高的声誉。毛主席在那里接触到了许多新学科,包括国文、历史、地理等,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毛顺生虽然保守,但他为毛主席提供了接受教育的经济基础。
对于毛主席的母亲,文素勤,许多人知之甚少。她并不以本名“文素勤”而为人所知,因在旧社会女性地位较低,名字往往不为人所记,且多以排行或绰号称呼。毛主席在长大后才知道母亲的真名,但在他心中,母亲是一个贤淑、勤劳的女人,始终关心家庭,关爱孩子。
毛主席从小在外婆家度过了许多时光,外祖母文芝仪的早逝使得文家由外婆主持家务。由于毛顺生对命运的迷信,毛主席小时候常常寄养在外婆家。这里温暖而和谐的家庭环境,对毛主席的性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毛主席的母亲,文素勤,在艰难的岁月里,常常帮助周围的贫苦人家。她不仅在物质上给予帮助,还在精神上影响了毛主席。毛主席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关爱他人、助人为乐的精神。
毛主席父母的影响,使得毛主席在后来的一生中,尤其在从事革命事业时,始终保持着一种平易近人、关爱弱者的心态。毛顺生与母亲虽然在性格上存在差异,但在毛主席心中,父亲是家庭的支柱,而母亲则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了他。
毛主席的两位舅舅,文正兴与文正莹,对毛主席的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。文正兴不仅是毛主席的舅父,也是他的干爹。文正莹则是当地的私塾教师,毛主席小时候经常随他旁听,培养了对读书的兴趣。两位舅舅一致支持毛主席接受新式教育,并说服毛顺生同意让毛主席去东山学堂读书。
毛主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:“孩儿立志出乡关,学不成名誓不还。埋骨何须桑梓地,人生无处不青山。”这些话表达了他决心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,追求更高理想的志向。
提到毛泽民,我们首先会想到他是毛主席的弟弟。尽管毛主席的光辉盖过了许多兄弟,但毛泽民依然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,尤其在党内经济和金融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。毛泽民,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商业才华,而且在毛主席参与革命和学习期间,承担了家中经济的重担。
1921年,毛主席回到韶山,积极动员全家参与革命。毛泽民第一个站了出来,他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小担任总务,负责管理学校的日常事务,随后参与了工人运动,并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毛泽民的参与和努力,为毛主席的革命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。
发布于:天津市鼎合网-配资操盘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客服是不是违法的呀-排名第一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