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撰写了一篇关于在“铁军文化馆”翻拍的两张关于162师师医院自卫还击战的照片文章,并在头条发布后,受到了众多参战战友的关注。最早回应的是我的女战友赵春艳,她表示自己收藏了这两张照片和文章。毕竟,这些照片是铁军史馆的重要资料,而其中一张记录了她曾战斗过的单位——“162师师医院三所”,也正有她的身影。
这让我突然回忆起,赵春艳是铁军127师的子女。大家都知道,铁军由127师379团组成,而379团源自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。出于好奇,我提出想看看赵春艳父亲的照片。翻看后,我对这位老英雄肃然起敬。赵春艳的父亲赵文,是127师的老革命、老英雄,曾参加过三大著名战役。照片中的赵文老英雄,胸前挂满了各类奖章,尤其是一级、二级、三级功勋奖章以及特等功奖章,闪闪发光。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多战功累累的革命前辈,真是令人佩服不已!
展开剩余79%127师在解放战争期间隶属于第四野战军,其参加的三大战役包括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。赵春艳告诉我,她的父亲曾与她提起过参与的三大战役,而她理解为: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以及解放海南岛战役。
赵春艳于1977年应征入伍,正值我军在那个时期进行的大规模征兵。1977年是第二次大规模招募女兵的年份,而首次招募则是在1969年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两次征兵大多招募的是军队干部的子女。而在1979年自卫还击战中,162师师医院37名女兵中,很多人的父亲当时都是部队的现役军人,并且担任军、师、团等不同级别的干部。赵春艳回忆起她父亲赵文的故事时,提到父亲曾参与过自卫还击战,担任127师副参谋长,师长是张万年。令人意外的是,在战场上父女俩意外重逢,赵文副参谋长亲自到162师医院三所看望女儿赵春艳。这一幕,直到43年后才被我知晓,真是令人动容!在162师师医院,也曾有不少亲人同上战场的感人故事。
比如,赵春艳一同参战的师医院三所女军医耿利亚,她的父亲耿志刚曾是总参装备部部长。耿利亚在战后荣立三等功,她的亲哥哥耿贵博当时是162师484团的连职干部,也参加了自卫还击战,并冲上了战场。
再比如,162师医院二所的女军医郑鲜娜,她的父亲郑金海曾任54军161师师长,战后升任54军副军长。有传闻称,他在战前已被提拔为某军副军长,而战时的161师师长则是赵国斌。162师医院二所是专门治疗脑外伤和颅内伤的机构,战时为不少伤员提供了救治。
还有,162师医院一所的女军医房月明,她的父亲是43军的副军长。当时,127师隶属于43军,师长张万年(副军长兼)。房月明与同单位的李德才医生是恋人关系,二人一同上了战场,战后结为夫妻。这对夫妻同上战场的故事,成为了佳话。其实,战后三所的赵春艳和同所的张万一也结为了夫妻,他们的爱情故事同样动人。
我还记得,师医院三所的女卫生员侯建宁曾回忆起自卫还击战前的情景:她在上战场前,曾与刚刚离休的父亲见面。父亲得知女儿即将参战后,沉默了片刻,眼中闪烁着泪光,对她说:“上了战场就不能怕死,宁愿牺牲,也不能当俘虏。”侯建宁的父亲是一名老八路,经历过无数战斗,他的这番话至今仍深深打动着我。这样的父辈情怀,值得我们永远敬仰。
我之所以能够参观“铁军文化馆”,正是因为127师历经军改后隶属于54集团军。作为162师的老兵,我心中一直怀着参观54军史馆的渴望。无论如何变化,我依然记得自卫还击战期间,162师医院三所的排长张相安曾担任127师师医院院长,且听说自卫还击战时的162师炮团团长钟声琴,战后不久便升任127师师长。此外,162师自卫还击战时484团一连连长马光云,战后多年也曾担任127师师长。
162师医院在自卫还击战中配备了两台照相机,由助理员吕保生和政工干事颜仁华掌控。在那场战争中,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,这些照片记录了铁血战场上的战友们的英姿,几乎都是在异国他乡的战场上拍摄的。这两张珍贵的照片如今被保存在铁军史馆中,承载着几十年前的战争历史,也见证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。向他们致敬!
回想起来,那句“老子英雄儿好汉”用来形容1979年自卫还击战中162师师医院的女兵们再合适不过。愿铁军精神永远发扬光大!
发布于:天津市鼎合网-配资操盘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客服是不是违法的呀-排名第一的炒股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